近年来,我市农业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,按照发展具有镇江特点的现代农业的总体思路,有效整合资源、区位、市场、人文四大优势,瞄准高端市场,坚持精品路线,打造特色产业,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,现代农业发展呈现良好发展态势。
1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。粮食种植面积保持在270万亩左右,粮食总产连续七年丰收,年总产保持在100万吨以上。截止2010年,生猪、家禽、奶牛养殖量分别达到95万头、4300万羽、20万只、5800头;实现水产品总量8.51万吨,其中特种水产品2.74万吨,占总产的31.8%;蔬菜、茶叶、果品总产分别达到90.2万吨、1187吨、6.43万吨。
2、农业产业层次逐步提升。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,截止2010年底,全市亩效益在2000元以上的高效种植业面积达到130.17万亩(比2006年增加92.29万亩。注2006年才有统计数字),其中设施农业面积24.63万亩,分别占耕地面积的50.6%、9.58%;高效水产面积达14.87万亩,占水产养殖总面积的45.3%。农业产业化水平快速提升,建设各类现代农业园区134个,其中面积在万亩以上的现代农业园区8个,省级1个、市级12个;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量达185家,其中国家级3家、省级18家。2010年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带动农户48.46万户,占全市农户数的54.4%。外向农业实现新突破,5年来吸引“三资”投农150亿元,其中总投资在3000万元或者1000万美元以上的农业重大项目50个;2010年实现农产品出口2200万美元。观光农业迅速崛起,全市农业旅游观光点191个,其中国家级 5个、省级14个,年接待游客400万人次,培植出“金山翠芽”茶叶节、句容葡萄节、扬中河豚节、江心洲桔子节、丹阳桃花节等8个节庆。
3、科技支撑能力显著提高。近年来引进国内外新品种122个,推广面积80余万亩;推广了茶园防霜扇、蝴蝶兰工厂化种植、发酵床养殖等42项新技术,推广面积30余万亩。稻米、小麦、油菜、茶叶、果品、蔬菜、生猪、家禽的优质化率分别达到98%、96%、100%、85%、80%、40%、45%、90%。2010年在全市设立农业技术推广奖。。
4、农业基础设施和装备不断改善。近年来,全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累计投入各类资金11.76亿元,其中财政资金31828.18万元;改造中低田29.19万亩,完成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面积9.897万亩;修建机耕道路682.21公里,新建硬化渠道443.65公里,新建或维修农用电站129座,新建或加固农桥112座,配套等涵闸坝水利设施9294座。营造农田防护林10.3万亩,新增有效灌溉面积6.4万亩,改善灌溉面积2.3万亩,新增和改善除涝面积3.4万亩,扩大机耕面积5.5万亩。2010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141.5万千瓦,全市主要农作物生产机耕水平达92%、机种水平达68%、机收水平达79%、机植保水平达78%,主要农作物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6%。
5、农村经营管理体制全面创新。农民合作组织蓬勃发展,到2010年底,全市农村“三大合作”组织1648个,“十一五”期间新增1515个,其中依法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1249个,土地股份合作社和社区股份合作社分别为324个、75个,成员总数达19.47万户。农村土地流转逐步规范,到2010年底,全市累计流转土地面积61万亩,占农户家庭承包面积的33.79%;累计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91万亩,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35.41%。
6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。围绕农产品产、加、销各个环节,推进农产品全程质量管理,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,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,蔬菜农药残留、生猪及其产品违禁物残留、生鲜乳违禁物残留例行监测合格率分别达到96%、99%和99%。大力发展无公害、绿色、有机农产品,截止2010年底“三品”(无公害、绿色、有机)总量达632个。
7、农业生态环境逐步改善。全市累计新建农村“一池三改”户用沼气池3600处,规模畜禽场沼气治理工程50处,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6处,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%,农业面源主要污染物总氮、总磷排放量削减20%以上。全市新增造林面积28.4万亩,建成村庄绿化达标村550个、示范村167个,丹阳、扬中、丹徒等3个辖市区通过了省林业局村庄绿化整体推进县建设的验收。森林覆盖率从2005年底的11.77%提高到2010年底的21.5%。
8、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。2010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10874元,年平均增幅达12.8%。特别是种粮效益明显提高,对农民人均增收贡献1061元;高效农业增收效应明显,2010农民从高效农业中人均实现收入1949元,比2006年增加了1382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