站内搜索:
首页 | 农委概况 | 三农资讯 | 机构人事 | 政府信息公开 | 农业科技 | 互动交流
欢迎访问镇江市农业委员会网站!
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专业集群 > 作物栽培  
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发布2017年全省秋播小麦生产形势分析及冬前田管技术意见
来源:镇江市农技推广站     时间:2017-11-24    浏览次数:      [ ]

  秋播工作进展顺利 冬前田管不能放松 

  ——2017年全省秋播小麦生产形势分析及冬前田管技术意见 

  今年秋播期间持续晴好天气,十分有利于秋收秋种工作。总体上今年播期相对集中,晚播面积大幅度减少,播种质量有所提高,为明年夏熟丰收奠定了较好的基础。由于持续少雨,部分地区出苗不齐,特别是11月17日低温寒潮来袭我省,虽然带来降雨缓解了干旱,但持续低温不利于冬前麦苗生长和分蘖发生,苗期化除受阻,冻害风险增大,不利于晚播麦实现冬前壮苗。当前要千方百计抢播扫尾,切实加强一种就管措施落实,努力促进苗情转化升级,为明年夏熟丰收打好基础。 

  一、秋播形势与特点 

  1、小麦面积有所调减。据13市农技推广(作栽站)汇总合计,预计全省秋播粮食作物面积3712.3万亩,同比减119.6万亩,减幅3.1%;其中小麦面积3575.9万亩,同比减65.5万亩,减幅1.8%。 

  2、晚播面积大幅减少。虽然9月下旬和10月上旬全省雨量大,但10月中旬后持续晴好天气,十分有利于秋收秋种工作开展。淮北地区旱茬小麦播种被迫推迟5~7天,但仍在适期范围之内。全省稻茬小麦播种期总体比前几年提前10天左右,晚播比例大幅减少。据13市汇总合计,全省小麦适期播种面积1667.6万亩,占46.6%,比上年增加7.5个百分点;迟于适期播种的小麦面积1860.7万亩,占52%,但大部分是迟于适期10天以内,迟于适期10天以上的面积603.7万亩,占16.9%,比上年减少1000万亩,减少27.7个百分点。截至11月20日,全省未播种小麦面积仅258.8万亩,比上年减少723万亩。 

  3、播种质量有所提高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一是底墒较好。10月中旬前雨水充足,淮北旱茬小麦底墒充足,利于实现一播全苗。二是机条播面积扩大。持续晴好天气,土壤湿度较低,利于机收机播作业,全省小麦机条播面积达1672万亩,占46.7%,比上年增加245万亩,增7.5个百分点。三是烂耕烂种面积大幅减少。全省烂耕烂种面积仅52万亩,比上年减少731万亩,而且有别于常年的是,今年早播的旱茬小麦存在一些烂耕烂种,稻茬麦极少出现烂耕烂种。四是秸秆还田质量有所提高。全省秸秆还田面积3015万亩,其中稻秸秆全量还田1980万亩,与上年相近,但稻秸秆专用机械粉碎还田达1084万亩,比上年增加了304万亩。五是沟系配套比例有所增加。全省沟系配套面积已达2627万亩,占73%,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。 

  4、主推品种相对稳定。淮北地区小麦主体品种为烟农19(304万亩)、淮麦33(199万亩)、济麦22(129万亩)、徐麦33(69万亩)、百农207(57万亩)、淮麦20(50万亩)、连麦7号(50万亩),淮麦28(46万亩)、徐麦35(43万亩)、连麦8号(42万亩)、淮麦35(40万亩)、徐麦30(40万亩),沿淮地区主体品种为郑麦9023(155万亩),淮南地区主体品种为宁麦13(366万亩)、扬辐麦4号(170万亩)、扬麦23(168万亩)、扬麦16(162万亩)、扬麦20(132万亩)、镇10号(72万亩)、苏麦188(44万亩)。上述20个品种面积达2343万亩,占全省小麦面积的65.5%。宁麦13和烟农19分别继续保持淮南、淮北第一大品种地位,同时,淮北地区连麦系列品种和淮南地区扬麦23、苏麦188等新品种呈明显的扩大趋势。 

  5、苗情基础相对较好。全省已经出苗小麦面积2514万亩,比上年增加了600万亩,平均每亩基本苗达23.8万,基本实现了一播全苗。目前淮北地区旱茬早播小麦已达3~4叶期,进入分蘖期;适期早播的稻茬小麦已达1~2叶期,偏晚播种的稻茬麦大多处于出苗阶段。从苗情分类看,旺长苗、一类苗、二类苗和三类苗(包括未出苗和未播面积)分别占2.1%、27.9%、30.5%和39.5%,一、二类苗分别比上年增6.9和8.6个百分点。 

  二、存在的突出问题 

  1、基本苗偏多。全省平均播种量达17.3公斤,仅比去年少0.3公斤,比前两年增加了1公斤,平均每亩基本苗达23.8万,比上年多2.3万。一方面,平均每斤种子只出了不到7000苗,说明我省的小麦播种环节总体还处于粗放状态;另一方面,大播量的常态化导致适期播种的田块基本苗偏高,将给田间管理促控措施的应用用带来被动和难度。 

  2、苗情差异大。由于播期差异大造成苗情基础差异也较大,特别是11月中旬以来降温幅度大,偏低温持续时间较长,对晚播小麦出苗和冬前形成壮苗极为不利。同时,全省还有1/4田块沟系尚不配套,100多万亩白田下种,部分地区、部分田块由于播种出苗期偏旱、播种偏深等原因造成出苗不齐、苗势偏弱。苗情基础不平衡加大了分类技术指导和管理的难度。 

  3、冻害风险大。由于秸秆还田面积大,耕整地质量差,麦田表层土壤煊松,如降雨少、跑墒快,遭遇寒流低温极易造成冻害。 

  4、草害压力大。今年杂草基数相对较大,由于前期偏旱及11月中旬降温早,影响了化除效果和化除用药时机,中后期草害加重的可能性大,春季除草难度加大。 

  三、冬前田间管理技术措施 

  针对今年秋播形势特点和当前苗情存在的突出问题,冬前田间管理工作要着眼于“抢早抓平衡、促弱防冻害”。主要技术措施: 

  一是突击抢种扫尾,适当提高播量。目前尚未播种的稻茬麦,要突击抢收抢种,并适当提高用种量,确保播种质量。一是要提高秸秆还田和整地播种质量,以好补晚。稻秸秆要尽可能碎草匀铺,有条件的可用专用秸秆粉碎机进行粉碎作业,墒情适宜时深旋埋草整地后机械播种。由于播期过迟,不提倡采用套播方式。二是适当增加播种量,以密补晚。晚播小麦主要依靠主茎成穗,即“独秆栽培”。“小雪”节气以后过迟播种,应考虑低温条件下出苗率大幅下降的因素,淮北地区基本苗要增加到35万左右,播种量掌握在25~30公斤;淮南地区基本苗控制在25万左右,播种量20公斤左右。三是合理肥水运筹,科学促控。适当控制基肥氮素用量,重施拔节孕穗肥。 

  二是早施苗肥,抓平衡、促弱苗。“基肥不足苗肥补”。对于白田下种或基肥用量不足的麦田,要尽早补施苗肥或分蘖肥,确保基苗肥每亩施足纯氮9~10公斤以上,占一生总氮量的50%~60%。对旺长小麦,应抢晴抢暖喷施矮壮丰、矮苗壮或烯效唑等化控制剂,或在墒情适宜时采取适度镇压;一、二类苗3~5叶期根据苗情可适量施用壮蘖平衡肥,每亩尿素5公斤左右,促进大分蘖生长;晚播小麦在基本苗和基苗肥充足的情况下不宜盲目追肥,以防促进无效分蘖过多发生,重点应在返青后施好拔节孕穗肥攻大穗,最大限度减小晚播对产量的影响;基本苗和茎蘖数不足的田块,可根据苗情适当提前追肥。 

  三是适度镇压、覆盖、灌溉,防冻害。对稻草还田量较大、表土层煊松的麦田要适度镇压,并遵循“干压湿不压、暖压冻不压、压大苗不压小苗”的原则,确保根土密接,提高保墒防冻能力。对板茬直播和短共生套播小麦,可结合增开田间沟系通过开沟取土的方式加强覆盖,或增施土杂肥加强覆盖。对麦田墒情严重不足的田块,要视天气状况和趋势,冬前适时进行灌溉补墒,宜采用喷灌或沟灌洇水方式,避免大水漫灌。 

  四是科学化除,防止药冻害。对播种时未封闭化除田块,在冷尾暖头、日平均气温5℃以上的晴天及时喷药化除。目前由于气温较低,要慎用除草剂,避免低温用药造成药冻害。 

| 联系我们 | 郑重申明
 
镇江市农业委员会 版权所有 强烈建议使用 IE6.0以上浏览器 1024*768分辨率
主办:镇江市农业委员会 承办:镇江市农业信息中心 电话:(0511)84421499(委办) 地址:镇江市丁卯桥路97号 邮编:212009
苏ICP备10205253号-1    浏览人数: